首发于公众号“影探”

ID:ttyingtan

微博:影探探长

作者:香蕉姐

转载请注明出处


《觉醒年代》的豆瓣页面,有一句经常被引用的短评:

“今天的大多数青年根本无法想象,他们在政治课上死记硬背的那些他们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东西,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和牺牲。”

课本上的陈独秀,创办《新青年》,领导五四运动,后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。
寥寥数语,和一张谢顶的照片。

与李大钊有关的记忆,是近代史必考题。
答案是《庶民的胜利》和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》。

历史,已离我们太遥远。
如果没有影视剧的演绎,他们可能只是一个个生硬的名字,一些考点,几道考题。
陈独秀,能引无数同好竞相追随,一定是个魅力无边的人。
《觉醒年代》于和伟将其演绎了出来。

李大钊呢?
他是中国的“普罗米修斯”,怎么能没有一部传记电影致敬他呢——

《革命者》

2021.7.1(大陆上映)

拍伟人传记片也不算什么稀罕事。

以亚伯拉罕·林肯为传主的《林肯》,丘吉尔为传主的《至暗时刻》,撒切尔夫人《铁娘子·坚固柔情》。
拍人物传记,对演员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。
三位主演丹尼尔·戴·刘易斯、加里·奥德曼、梅丽尔·斯特里普,都凭此获得了奥斯卡影帝/后。

《革命者》的传主李大钊,由演技派张颂文挑大梁。
此前,李大钊唯一影像曝光,你别说跟张颂文的扮相还真有点像。

张颂文演技厉害自不用说,除此之外他还有个特长,换角度思维。
他总是不断地想,100年前的守常先生是怎样的?
怎么走路,怎么吃饭,怎么说话,直至把自己溶化了,让人物借助他的躯体还了魂。
他的表演方式让他尤其适合人物传记片,大男主演得好,能激活整部电影,张颂文做到了。

但电影本身的问题也不能避而不谈。

非线性叙事,打乱时空的戏剧结构,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,让电影在视听上耳目一新。
然而,优点是它,缺陷也是它,目前豆瓣评分7.5分。

据本片监制管虎介绍,《革命者》原本是一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常规传记片。
但李大钊的一生波澜壮阔,常规叙事满足不了,只得改弦更张,变成如今像一张思维导图一般的叙事。
1927年4月26日,身在囚室的李大钊,距离被执行绞刑,还剩38小时。

在倒计时38小时里。
囚房里发生的故事,通过相似元素的蒙太奇,闪回到囚室外的世界。
用一个个场景和片段串联起李大钊一生的缩影。
基本上李大钊与五个人物的交集,张学良、李庆天、蒋介石、陈独秀、毛泽东,组成了整饬的五部分。
不再是上帝视角的全景展示,上至首脑,下至平民,多角度去看他。

听起来是不是很复杂?

想法创新,落地不容易,搞不好容易乱。
前十几分钟剪辑些许凌乱,看得人有点云里雾里,中间几个镜头重复。
不知道是不是前面塞不下,后面显得有些冗长,还有声嘶力竭喊口号的嫌疑。
整体比较煽情,不带纸巾不行。
但中间一个多小时,镜头和叙事的新颖、多义,还是给人带来美感的。
如果你对镜头语言有比较高的要求,你可能会喜欢电影的叙事。

如果你比较看重故事的完整性,可能会有些失望。

近几年,主旋律作品为了笼络年轻受众,多用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。
比如《觉醒年代》。
基调昂扬高亢,有纯粹的革命情怀,激情澎湃的理想坚守。
越来愈注重艺术表现,油画质感的画面,浪漫格调的配乐,镜头里丰富的隐喻与象征。

《革命者》在故事的流畅度,剧情的逻辑上差点意思,但在艺术表现上的确值得一夸。

比如,陈独秀在上海新世界,向市民游客抛撒传单的戏。
屏幕上放着卓别林的《流浪汉》,传单的影子投射在屏幕上,好像成了电影的一部分。
《流浪汉》卓别林针砭时弊,讽刺资本家和统治者;陈独秀所撒传单为《北京市民宣言》,施压北洋政府,对其提出警告。
这个镜头达成奇妙的时空并置,意蕴丰富。

七一建党节那天,“南陈北李破防了”上了热搜。

于和伟和张桐在《觉醒年代》后,再次出现在舞台上,观众控制不住泪水破防了。

“南陈北李,相约建党”的故事,穿过100年的历史长河走到了观众面前。
仲甫先生和守常先生,好似从课本上活了过来。
1933年5月,鲁迅为《守常文集》作序。

鲁迅先生十分喜欢这个“诚实、谦和、不多说话”的老战友。
写道: “他的遗文却将永在,因为他是先驱者的遗产,革命史上的丰碑”。
电影《革命者》的英文名“The Pioneer”,可译为“先锋”、“先驱”。

他在那个黑暗时代,像为人类“盗”取火种,带去光明的“普罗米修斯”。
是先知,也是伟大的殉道者。

被捕入狱后,拒绝营救,他要用自己的死亡,唤醒麻木的民众。

因为他早已悟到,革命不仅需要枪杆子,还需要流血,需要牺牲,那么他李大钊愿意做先驱者,愿做第一人。

行刑时,二十几个人,李大钊第一个走上断头台,吊了三次,才断气。
李大钊女儿李星华回忆道:
刽子手对别人只施刑二十分钟,而对他(李大钊)施刑长达四十分钟之久。

张颂文拍这段的时候,亲自上阵,脖子也没有戴护具,即使吊着威亚,快速下坠带来的冲力,卡在喉咙上也是十分难受的。

张颂文说,“我很害怕,但我要克服我的害怕,因为李大钊先生是不会害怕的!”

燕赵之地,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,河北乐亭人李大钊,便是这样的悲壮英雄。
《革命者》有缺点,但因为李大钊和张颂文的缘故,还是值得看的。
我们历来强调“独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”,好像觉得不能被主流绑架,就要排斥主旋律片。
可是各个国家都有它的主旋律,我们很自然地接受英国拍丘吉尔,美国拍林肯,却对推动自己国家进步的英雄人物,表示漠视。

事实却是,所谓“自由”和“独立”,恰恰是我们的英雄争取来的。

80、90这一代,一出生就在和平、良好的政治环境中,一出生就有丰饶的物质条件。
他们几乎都不如自己的父辈对革命先烈感情深。
爷爷奶奶说从前有多艰苦时,听得耳朵起茧子的年轻一辈,可能恨都不得掉头就走。
说实话以前我也不理解,为什么可以为了信仰,命都不要?为什么一个个都那么坚定,坚信一定会胜利?

通过这些影视剧,我大概明白一些。

不是不怕死,而是民族已到危亡之际,我不入地狱,谁入地狱?
不是没有怀疑和胆怯,而是胜利本就渺茫,血肉之躯怎敌得过枪炮子弹,只能依靠强大的信仰和革命乐观精神,给肉体装上坚固的铠甲。

像鲁迅先生说的:
“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骨干的人,有拼命硬干的人,有为民请命的人,有舍身求法的人……他们这样的人,就是中国的脊梁。”

真的有这样一心为民的人,每月180块大洋的工资,花在学生运动和活动经费上,花在对同事的资助上,家里却经常揭不开锅。
蔡元培校长知道后,交代财务部每月发薪时,预先留下部分工资,直接交给李大钊的夫人。
临死前,洋洋洒洒两千七百字的《狱中自述》,还在保护被捕的爱国青年:

今既被逮,惟有直言。倘因此而重获罪戾,则钊实当负其全则。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,不事株连,则钊感且不尽矣!

图源百度百科

李大钊在1916年发表在《新青年》上的《青春》一文,又何尝不是他自己。
“吾愿吾亲爱之青年,生于青春死于青春,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。进前而勿顾后,背黑暗而向光明,为世界进文明,为人类造幸福。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,青春之人类,青春之地球,青春之宇宙,资以乐其无涯之生。”

文/香蕉姐


革命者(2021)

又名:The Pioneer

上映日期:2021-07-01(中国大陆)片长:121分钟

主演:张颂文 李易峰 佟丽娅 成泰燊 彭昱畅 李九霄 韩庚 梁静  

导演:徐展雄 

革命者的影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