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国产电影类型里,代沟最大的。
不是战争片,不是年代戏,更不是什么经典演绎,而是——
伟人传记。
早一些的《雷锋》、《聂耳》,近一点的《邓稼先》、《钱学森》。



单一个片名摆在那,你都不敢打低星。
于是乎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这类片子成了许多90乃至80后——
问了都说好,但私下里躲不及的神坛贡品。
这无关信仰,无关觉悟,只是没有切身经历的我们,实在不敢挑战自己的睡眠神经。
不过,片子看多了,总能发生点儿意外,比如今天这部——
《片警宝音》



宝音是个片警,生于一个乌拉特牧民的普通家庭。
因为长期从事基层工作,他的生活日常就是:
帮孤寡老人取取低保,
为辖区的外来人口登登记,
给修车老哥不知从哪捡来的破石头,送到城里鉴定鉴定。



但宝音这个片警的名字,可不是白叫的。
所在位置是内蒙高原的戈壁滩,负责区域1672平方公里。
要说在这里建一座小县城,都绰绰有余。
在一望无际的戈壁上,那个骑着小破摩托,穿着99式警服,平时连喝个水都有异域风情的社区民警,就是宝音。



因为群众基础特别好,乡亲们还亲切的称他为——
中国辖区内片儿最大的警。



前阵子,宝音被公安部评为一级英模,电视台专门派人采访,他却避之不及。
一方面是觉着自己没干成啥大事,一方面是电台的人跑来蹭吃蹭喝,所里经费紧张,不如回家吃饭,精神也放松。
后来实在躲不开了,记者问他:“这里这么贫瘠,你是怎么坚持十几年的?”
宝音害羞的笑了笑:“我们这有草场,有戈壁,有阴山岩画,有古长城,还有牛羊马骆驼,我觉着挺好的。”
的确,片中的景别和构图,虽然大都遵循了黄金分割的基本法则(如有误请指正),但给我感觉,随手一拍就是一处奇景。



仔细一查,杀姐才发现,导演杨瑾本就是摄影出身,掌镜过《告诉他们,我乘白鹤去了》、《志同志》。
更牛X的是影片真正的摄影柳岛克己。



他是北野武的御用摄影,掌镜过《极恶非道》和《奏鸣曲》这样的黑帮片,扭头过来拍拍内蒙美景,也算挺魔性。
影片里,宝音遇上了两件大事。
一件是帮隔壁旗来的小姑娘寻亲,可是亲生父亲不愿相认。
一件是辖区发生命案,宝音根据登记照片查找真凶。
按理说,这两件事都能往悬疑或者犯罪的类型上靠靠,刺激一下观众的感官。
但《片警宝音》却偏不,全程下来几乎都是生活化的调色和风格。
认亲的过程整体挺寡淡,因为生父不认,宝音就带着姑娘去找了姑姑,在亲戚盖章确认后,老爷子只好接受,最后却突然猛男落泪。



命案的部分全程不紧张,宝音对死者的情感,只是轻描淡写,中间还穿插了孤寡老人的离世。



但经历了这些,宝音却哭了,因为在他这,工作能调动的情绪,从不比生活低。
换句话说,片警的职责早已融入了宝音的生命。



那么,这位普通民警为啥就这么高尚,这么热爱鸟不拉屎的大戈壁?
片子里也给了个解释。
宝音的妈妈养了一匹白马,她本身想等儿子结婚时,将马当做彩礼。
但因为寻亲的小姑娘帮过自己,在小姑娘结婚时,妈妈就直接把马送了过去。
英模宝音的无私,实则是继承了母亲。



《片警宝音》并没有因为拍公职人员,而给主人公扣上光环。
宝音很鸡贼,在长途汽车上叫不动人,就一把抢走他的行李;
宝音很老实,即使遇到了喜欢的对象,也不敢表明心意;
宝音很单纯,他给捡石头的人倒贴钱,后来那人拾了一盆,吓得宝音撒腿就跑;



宝音很落伍,经常出毛病的旧摩托不肯换,随身携带的破布兜里,只有一块红布和照相机;
宝音很自责,他没有足够的侦查能力,没有矫健的身手,历尽艰难找到真凶,却被当场拍晕。




宝音有点懦弱,有点无奈,摊上大事儿了照样懵逼,和类似题材里的人民英雄相去甚远。
但杀姐觉着这才够真挚,不然影片也不会直接沿用英模宝音的真名。



影片原型人物公安部一级英模宝音德力格尔
这部电影有一个前后呼应的情节,给杀姐的印象很深。
一开始,一对情侣乘汽车驶入戈壁滩,看着沿途的风景。
男的问:“你觉得这里怎么样?”
女的答:“我觉得,这些(孤零零的)树看起来有点可怜。”



结尾时,男的乘车返回,路上他看到了宝音。
那个每天要跑上百公里路的宝音,依然孤零零的跨着破摩托,一路向前。
像是内蒙大漠上的一棵树,看似低矮却坚韧无比。


片警宝音(2018)

又名:Patrolman Baoyin

上映日期:2018-12-19(中国大陆) / 2018-10-14(平遥国际电影展)片长:97分钟

主演:宝音尼木胡 巴德玛 陈维涵 塔娜 都愣扎那 僧格仁钦 鄂尔奇 

导演:杨瑾 编剧:曹寇 Kou Cao